有人说董明珠走过的路不长草,而格力人说董姐走过的路都是金银珠宝;有人说董明珠行事犀利不近人情,格力人说董姐心怀大爱。
事业和家庭,对董明珠来说是大和小的选择。很多女性不能在职场有所成就,“因为大部分女性想的是‘小家’,做个‘小女人’把老公孩子照顾好,而不是想着事业和社会这个大家。”董明珠的同学问她为什么那么强?董明珠回答:“我并不强,只是我在追求人生的价值,做一件事我一定要做好,负责到底。”
不刻意追求就会敢作敢为
相关社会学家的调查显示,女性与生俱来就有强烈的家庭责任感,所以,即使再优秀的女性都会在经济上对家庭、对丈夫有依赖性。女性领导者不仅要有极强的独立性,还要在行业里有所作为,找到自己的价值并且凭着韧性坚持走下去,董明珠的成功正印证了这几个元素的完美结合。女性性格的培养受家庭、环境和天性的影响。在其成长中由于受到父母的庇护较多,依赖性也会较重。董明珠虽然是家中最小的孩子,但是天性就不习惯宅在家里,喜欢爬山、打球等开放性活动。她学东西也喜欢自己摸索,比如小时候时学骑自行车,在没有任何人教的情况下自己练,上路后虽然险遇车祸,但毫不放在心上。
董明珠认为她的性格的养成中有天性的成分,但是家庭影响也是潜移默化的。她的母亲非常节俭而乐于助人。家里偶尔有鸡汤喝时,母亲一口不动都留给子女,但是家庭成员往往是把最普通的菜都说成最喜欢的菜先吃,直到最后留下那一份最好的。这种品格的培养就是在日常生活的言传身教中形成的。董明珠对儿子的教育也始于从小学会独立生活。
这种好强、独立而又重情义的性格让董明珠在工作中对待困难易如折枝。刚做销售员时,她摔成了骨裂也要跟着师傅跑市场;面对赖账者,她整整四十多天在屈辱中度过直到把货物追回;在产品无人认可的安徽市场,她赤手空拳当年即做到1600万;当同行大打价格战时,董明珠说,“我的产品好,凭什么降我的价”,她咬住价格不放,把渠道整服了;当格力销售员集体辞职,对手以高薪诱惑时,董明珠把忠诚放在第一位;当国美发难格力,董明珠断腕自建销售渠道;当政府采购出现不公时,董明珠第一个向不公挑战??
从普通的销售员走到总裁的岗位,董明珠坦言从来就没刻意想过在职位上达到什么高度,也因此而敢作敢为。“如果太刻意地去追求某个职位,自我意识特别强的话,做事就会掂量会不会得罪人,也因此不敢坚持原则,唯权力是尊。”在她眼中,人生若要永远保持成功,就要不断地挑战自己,不能有投机心理和依赖心理,最过硬的是让自己的能力过关。董博明珠锐:和管谐来理自积在极地线斗。
严则生威,苛刻管理
“女性的特质是个理解的问题。”在董明珠看来,如果女性在生活中过于斤斤计较,人就会很刁,谦让时会让人觉得理性和温柔。但尴尬的是,“有时女性领导者表现出宽容大度,会被说成像男人;而凡事要强时,也会被说成像个男人。”
董明珠认为,做一个好领导首先要大公无私、自我约束。职位越高,付出的也越多,“我要权,是因为我要用权为企业服务,而不是为了个人。无欲则刚,权力越大,就意味着责任越大。”此外,领导者除了要有高瞻远瞩的眼光,准确地预判趋势,更重要的是身教要胜于言教。严则生威。女性领导者要树立权威的形象,“必须坦荡,讲原则,不搞花架子,这些其实靠的是女性领导的内涵。”
董明珠要求下属“晚上闭上眼睛前想工作,早上睁开眼睛后想工作”。对管理干部的要求特别严格,给机会还无法达到要求者就地免职,以至于不少人一想到给董明珠汇报工作就害怕。“害怕是因为自己没本事,是能力还达不到要求,知道自己该做什么并且做好的人是没有这个问题的。”董明珠认为那些嘴上说着一心为公的人,一旦深入内心就会发现想的是自我,介于公与私之间,“如果坦坦荡荡,这些问题都不会存在,我就没有紧张过,不管在哪儿我都会告诉别人我在想什么、做什么。”在管理手段上,董明珠有时批评员工甚至超出了应该批评的方式,但她认为只有通过严格的警示才能引起员工足够的重视,是一种帮助员工改正错误的有效方法。
另一方面,董明珠又不拘一格选人才,倾力提拔人才。在格力,只要年轻人觉得自己有能力,就可以主动提出申请做某个职位,评审合格后可以跳级。但是提拔上来的人多,一旦考核不合格,被免职的也不少,不少人得回炉重造,董明珠毫不留情面:“工作上当然要有铁的纪律,用女性所谓的亲和力是解决不了问题的,对不负责任的人不严厉制裁,这本身就是一个不负责任的管理行为。”
“真正的爱是给员工创造一个公平发展的平台,给有能力、有思想、有作为的人提供发展机会。”董明珠平时绝不允许任何人踏进她家门一步,也绝不允许任何人给她送礼徇私情。很多人说她退休后会没人来看她,“我早就做好思想准备了,无论是否被我惩罚过,从内心来讲他们还是会感谢我,没有这种严厉的管,没有苛刻的要求,企业就没办法做到今天的规模。”格力从1997年开始便不再需要银行贷款,税收以每年百分之几十的速度增长,2010年的税收达到近40个亿,每个进格力的员工都有自己安居的寓所,“这就是苛刻管理的成果。”
★ 积极的心态:董明珠认为她没有什么可以烦恼的事情,从不把生活中婆婆妈妈的事带到工作中来,有人惯于斤斤计较,其根本原因在于“他的世界就这么一点,也只能考虑这点事情。”把眼光放长远、心胸放开,不是原则性的问题就撇开,但是遇到涉及企业利益的问题时绝不手软。
★ 信念:董明珠对做大格力的事业充满着强烈的热望,“有一颗强烈的责任心我觉得是很重要的。”董明珠在当业务员时的信念便是一定要把本职工作做到极致,结果在众多的业务员中唯独她没有应收应付款,而公司对这一点并无明文规定。“当公司没有约束你的时候,你是凭着责任心在做。”对董明珠来说,一个人的价值不在于职务高低,而是在这个岗位上是否尽职尽责,这就是价值。
董明珠说:“我不知道还要放弃多少、付出多少才能完成格力的梦想。但我明白,只有坚持‘工业精神’勇敢地走下去,才有可能到达彼岸。”当人们对财富趋之若鹜时,她的信念是:“我个人没有多少财富,我的财富是让全世界都知道格力空调。”
★ 旺盛的精力:“精力是否旺盛取决于你的心态。”董明珠认为,当自己觉得责任很重,事情必须做好时,人就会有旺盛的精力,把自己的潜能逼出来。
★ 磨砺潜能:董明珠一位在北京的朋友带着四五岁的孩子去农村住,结果走在农村坑坑洼洼的路上,孩子吓得不敢走路。这个故事让董明珠感触
很深:“做企业就是要创造艰苦的条件让年轻人经历,只有吃过苦的人才能成为人才。”董明珠不仅自己是这样过来的,对年轻人也是这样要求的。去年全国高铁要兴建30多个火车站,选用的格力空调必须在几个月内完成安装。董明珠把最后的截止时间定下后,向各部门负责人宣布,如果做不到就地免职。其实董明珠也知道员工非常辛苦,心里很不忍,但又不得不给出明确的要求和目标,不让任何人有讨价还价的机会,结果都如期完成。董明珠知道自己的潜能源自于此,别人的潜能也可以被磨砺出来。
★ 勇气:在政府采购的项目中,格力比竞争对手报价低400万元,可结果还是被对手拿走项目,格力奋起状告广州财政局政府采购不公,这在全国都是鲜有的事。招标中的不公和违规很多人都碰到过,但没有人敢出来说,即使觉得委屈也不敢提。“这是观念的不同”,董明珠不同意别人把格力的行为锁定为跟政府叫板,因为招标的部门并不能代表政府,“事物在发展过程中总会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但我觉得它是一个完善的过程。”格力的此番叫板直接推动了广东省人大修改《采购法》实施办法,“这是一个对社会、政府和国家有利的事,我这样做是对国家负责。”
★ 临危不乱:“我没有危机感,我觉得危机是一个时时要去面对的问题。”一路奋斗过来,董明珠遇到的毁谤也无数,但她心中坚定地认为,只要自己是一个讲诚信、讲原则的人,就没有过不去的坎儿。哪怕面对社会乱象,她始终坚信真理永远在正直的人手里。
★ 抓细节:“人说大领导管大事,我却认为大领导也管小事。”这是董明珠跟别人想法不一样的地方,“一个企业连小事故都不发生怎么可能会有大事,当小事演变成大事,企业也就差不多完了。”所以董明珠会把管理细化到“一张纸一滴水”,打印纸一定要两面使用。格力有6万名员工,如果一人浪费一张纸,就是6万张纸,代价就昂贵了。董明珠让相关部门监管这件事,抓到一个不遵守的便要做通报批评,防微杜渐。“如果一个领导什么都不管了,那就说明你无法管得更好,可以退休了。”
★ 忠诚:“格力的文化是员工一定要意识到‘只有格力好你才能好’,有这种强烈意识的员工才能把工作做好,没有这种意识的人不能培养。”董明珠要选的接班人要坚定一个信念——在格力就要为格力服务终生,格力的利益高于个人利益,“国有体制最重要的是解决人才的问题,人才最重要的是品德问题。”
★ 智慧:格力员工说,在谈判桌上只要董明珠在,就是外方男性高管也会把音量放小,因为她的气场实在是太大了。
“我出去谈判,必须得赢,这是肯定的。”在董明珠看来,女性在谈判桌上受尊重还是受歧视,其实只是个表象,“如果女性凭外貌去赢,那只是低级层面的谈判,真正的高端谈判,双方都会有预定目标,要谈成功凭的是智慧和实力。”
在跟日本大金空调合资谈判中,董明珠一一驳倒日方提出的控股要求和格力交40%技术转让费的要求。她的依据是:一、双方是对等条件的合作,格力技术创新能力不弱,精通中国市场的销售,大金有百年的管理经验和全球化的网络,如果合资企业设在日本,可以考虑由日本控股,但在中国绝对不行,如果日方不答应,宁肯不合作;二、格力在谈判中凭的是真心,目标是双赢而不是单赢,格力有充分的理由掌握谈判的主动权;三、如果大金强行让格力交技术转让费,格力将立刻使用其竞争对手的压缩机。董明珠从情理、利益和实力这三点上准确把握住谈判对手的心理,谈成了合资。
“我赢是因为很多人在谈判时带着个人利益最大化的私心而来,所以他怕我,胆怵。而我是站在双赢的基础上谈,我内心有一杆秤,就是一定维护企业的利益,道理要讲,原则也要讲。”董博明珠锐:和管谐来理自积在极地线斗。
★ 眼光:不能简单判断男性的战略眼光就更长远,女性就更顾眼前。董明珠认为,战略眼光应该与领导者心中的目标相关,看他考虑的是短期利益的最大化还是长期利益的最大化。
董明珠语录:
1.我不是“依附型”,我是“挑战型”。
2.只有敢抓自己错误的人才能成为伟大的人;只有敢于揭自己伤疤的企业,才有可能成为伟大的企业。
3.我认为只要战胜了自己,就一定能战胜市场。
4.干了十年,斗了十年。是在与人斗,与市场斗,与自己斗。
5.我的核心竞争力就是四个字:勤奋、诚信。
6.顺手就可以拿到的东西,不叫目标,一定要跳起来才能达到的东西才是目标。
7.不能坚持原则的人,一定是有私心的。我没有一点私心,所以我能坚持原则。
8.我不会炒股,不会卖掉手里的格力股票,我董明珠算不上什么富豪,但我知道自己的价值所在。
9.我最想拥有的本领是能够分辨好人和坏人,人是最难看清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