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特汽车的首席执行长艾伦穆拉利埃利森是科技行业中最有活力也是最具争议的领袖之一,更不用说他还是个优秀的帆船运动员,今年早些时候,他率队在于新西兰举行的美洲杯帆船赛中击败卫冕冠军,将奖杯捧回了家。在埃利森眼里,有关并购交易在科技业行不通的说法根本就是无稽之谈,他成功地推行了收购并整合PeopleSoft和Siebel Systems等公司的策略,令甲骨文成长为软件业的顶级公司。眼下该公司正在“消化”不久前收购的Sun电子计算机公司(Sun Microsystems),这桩交易是公司迄今为止最大手笔的交易。
福特汽车在穆拉利的管理下屡出妙招,成为了底特律汽车业三巨头中唯一一家没有申请破产保护的公司。这位前波音公司(Boeing)高管从福特尽人皆知的官僚主义作风中杀出一条路来,推动公司的责任意识并将全部精力倾注于公司最好的资产,即福特品牌之中。现在福特成为了华尔街的宠儿,其股价在去年飙升了四倍。
虽然哈斯廷斯在我们这份精英名单中算不上引人瞩目,但他的入围绝对是货真价实,因为他总是一次又一次挫败那些怀疑论者及股票空头,将Netflix打造成为DVD出租及视频下载行业的佼佼者,而百视达公司(Blockbuster Inc.)等曾经不可一世的竞争对手已经倒地不起。
名气不大的苏志强将康明斯这家一度表现弱于大盘的公司转变成了工业竞争力的标杆。康明斯现在是柴油发动机技术的全球领头羊。
和一些赫赫有名的美国银行家相比,尼克森获得的关注不多,但他使得加拿大皇家银行这家加拿大最大的银行在经济衰退期仍能实现盈利,并让摩根大通(J.P. Morgan Chase &Co.)首席执行长戴蒙(Jamie Dimon)对该行青睐有加,加拿大皇家银行目前的股价净值比约为3,而摩根大通仅为1。总的来说,在我们的名单中共有12位来自美国之外的首席执行长。
我们的排名并非基于任何统计公式。《巴伦周刊》侧重于投资问题,我们密切关注公司股价在CEO任内的走势表现。我们与投资者、分析师和高管进行了沟通,确认哪些CEO让公司内部和在华尔街表现都发生了变化。我们并非按照重要性给这30人排名,而是仅仅按照他们的姓名字母进行了排序。
这些公司中大部分的公司股价都在他们的任期内跑赢了大市,这一点不足为奇。在截至3月19日的12个月中,这30只股票平均上涨了91%,涨幅远超过标准普尔500指数同期51%的涨幅。
眼下世界上最具价值的CEO或许当数苹果公司(Apple)的斯蒂夫乔布斯(Steve Jobs),每当他身体有恙的消息传出,苹果股价都会下挫。苹果近来创造了一项纪录:市值突破了2000亿美元,这反映出华尔街相信身体健康的乔布斯将确保苹果继续保持领先地位。在苹果的市值中,乔布斯可能贡献了250亿美元,甚至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