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对朋友不知道自己提的问题可以从哪里得到反馈,然后在提问的时候把自己的邮箱或者QQ号附在上面,这是不恰当的。嘉宾要同时面对成百上千的问题,不可能把对每一个朋友的回答都发到他的邮箱里面去。因此希望各位求职者和职场朋友更主动一些,去发掘自己问题的答案。一般来说,我们的提问和回答的渠道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职场讲坛。向相关话题的嘉宾请教,你的问题和嘉宾的回答将会出现在当期话题的问答实录中(如果被回答的话),您可以关注直播或查找当期实录获取指导师对你的回答;如果没有获得当期嘉宾的回答,您的问题又比较迫切希望得到解决,可以在直播的时候与嘉宾沟通,取得他的联系方式,再私下联系。
二、伯乐谷。向页面展示的任意一位指导师或HR经理人留言请教(2008年7月、8月、9月伯乐谷因故关闭留言和评论功能,建议向专家发邮件);伯乐谷左上方有“有问必答”的指导师,他们保证在两个星期内回答你的问题;二屏中间的“给管理员留言”,也可以得到你想要的回答。
三、猎猎博士信箱。如果你不希望你的问题被暴露,可以发邮件给猎猎博士信箱,由中华英才网的职业顾问团负责在一个月内回复你的问题,提问的时候请注意说清自己的详细背景,包括性别、年龄、专业、(社会)工作经历、自己的期望(期望达到的生活状态),以及自己目前所处的状态(家庭、公司等影响自己做出选择的因素)等,并简述自己的问题,想要得到的回答。(附猎猎博士博客:http://blog.chinahr.com/blog/lielie,信箱:doctor#corp.chinahr.com#换成@)
提问也是一门学问。中华英才网整合职业指导师资源,为广大求职者和职场人士提供了多种类、全方位的求解职业困惑的平台,越来越多的求职者反映,受惠匪浅。然而我们在搜集各类问题时也发现,很多时候因为求职者不会智慧的发问,错过了指导师更好的解答问题的机会。在此提出来,望各位注意:
一、具体、详细地阐述问题
【反例】
A.提问太笼统。如:“想换个方向做工作,如何着手?”“大学生应该如何设计适合自己的简历以令自己脱颖而出?”“请问华中科技大学就业前景未来几年最好且适合女孩的专业有哪些?”“加薪加多少合适呢?”等。这属于太笼统的提问,指导师无从回答你,因为你没有提供任何背景。而负责任的职业指导,是不能泛泛说空话的。
B.提问的背景信息提供不够。如:“我是建筑工程专业毕业,如何将职业生涯规划应用于求职当中?”“本科生如何找到一份工作?学计算机的有哪些工作适合自己?”等。仅仅告诉指导师的专业信息是愿意不够的,要想获得自己真正需要的切实有用的指导建议,需要再告诉指导师自己的性别、年龄、专业、社会工作经历、自己的喜好(如果不知道自己的爱好,也可以算一个问题问指导师)、自己的期望(期望将来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过一种什么样的生活)、限制自己做出选择的条件(如家庭期望),并简述自己的问题。
【范例】
我叫Lory,毕业两年,现在正在做的工作是销售,以前做过文秘、助理,成就感不大。在大学的时候我学的专业是哲学,我喜欢我自己的专业。我的困惑是,我如何才能找到自己的方向?作为男孩,家里希望我考公务员,光宗耀祖,不过我不喜欢碌碌无为的公务员的生活方式,我比较看着效率、自由,工作和事业并重,不过目前没有和女友结婚的打算。我想先努力一把,我目前的矛盾主要是……
二、有礼貌地提问
指导师没有必须为你解答问题的义务。所以在提问题的时候请尽可能的表现你的教养和礼貌。当然,并不是说没有礼貌用语的提问者是不懂礼貌的,我们的指导师实际上也并不在意。但是,请你相信,礼貌的用语能赢来暖人心的回答。
【反例】
我刚刚做过职业兴趣测评,它说我是研究型的。老实说我不知道自己喜欢什么,想干什么?但是我马上就毕业了,我该怎么办?
我是一名刚毕业的大专生,学的是电子信息工程专业,但是我对这个专业一点都不感兴趣,所以我都不知道自己今后该做什么了
三、其它注意事项(主要内容改编自D.H.Grand《提问的智慧》)
A.提问前,请尽量在职场讲坛或伯乐谷页面浏览,有没有你想问的问题指导师已经回答过,而且该回答可以解决你的问题。指导师的精力有限,我们的资源有限,请不要浪费。
B.请尽量不要在提问中出现错别字,注意标点规范。我们相信,提问认真的你,在求职面试等其它地方也会严谨认真,同时简明的语句可以避免指导师不必要的误解;我们从经验中发现,粗心的写作者通常也是马虎的思考者。回答粗心大意者的问题很不值得,我们宁愿把时间耗在别处。更一般的说,如果你的提问写得像个半文盲,你很有可能被忽视。
C.提问前请周全的思考,准备好你的问题。草率的发问只能得到草率的回答,或者根本得不到任何答案。越表现出在寻求帮助前为解决问题付出的努力,你越能得到实质性的帮助。
D.当你提出问题的时候,首先要说明在此之前你干了些什么;这将有助于树立你的形象:你不是一个妄图不劳而获的乞讨者,不愿浪费别人的时间。如果提问者能从答案中学到东西,我们更乐于回答他的问题。
E.绝不要自以为够资格或应该得到答案。你要自己去“挣”回一个答案,靠提出一个有内涵的,有趣的,有思维激励作用的问题,一个对讨论话题有潜在贡献的问题,而不仅仅是被动的从他人处索要知识。
F.明白你想问什么
漫无边际的提问近乎无休无止的时间黑洞。最能给你有用答案的人也正是最忙的人(他们忙是因为要亲自完成大部分工作)。这样的人对无节制的时间黑洞不太感冒,因此也可以说他们对漫无边际的提问不大感冒。
最好明确说出需要回答者回答什么,就最有可能得到有用的答案。这会定出一个时间和精力的上限,便于回答者集中精力来帮你,这很奏效。
关于本篇文章,发表相关评论请到:伯乐谷